评分最高

发表历史

一夫一妻制將消亡? 專家稱這種婚姻不受歡迎

自人類文明肇始就出現的婚姻制度已經成功運行了幾千年,西方的主導模式是一夫一妻制,中國的主導模式從一夫多妻制,或一夫多妻妾製到一夫一妻制,為什麼在近現代出現下降趨勢呢?

人們為什麼不再結婚?

目前,在世界上一些國家,婚姻制度式微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它首先發生在北歐和東歐,正在波及西歐、南歐、北美,甚至影響到日本這樣的東方國家。統計表明,與過去人類的普遍實踐不同,上述各國出現了相當大比例的不婚人群,北歐佔五成,日本佔四成,法國美國占三成,匈牙利是個極端個案,只有12%的人選擇結婚。

自人類文明肇始就出現的婚姻制度已經成功運行了幾千年,西方的主導模式是一夫一妻制,中國的主導模式從一夫多妻制(或一夫多妻妾制)到一夫一妻制,為什麼在近現代出現下降趨勢呢?

原因有以下幾種:

首當其衝的是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

在前現代時期,人類的平均壽命一般只有三四十歲,即使十幾歲就結婚,婚姻存續時間一般不會超過二十年。一二十年間,還沒把孩子撫養成人,老一代就謝世了。所以還沒到雙方相互厭倦的歲數,婚姻關係就已經因為一方或雙方的謝世而走到了盡頭。在現代,人類的預期壽命已經普遍延長至七八十歲,尤其在子女長大離家之後,一對一關係的維持就顯得理由不夠充分了,它更多的不是生產快樂,而是製造了大量的厭倦、摩擦和痛苦。人類為什麼要作繭自縛呢?於是很多人不再衷情於婚姻。

其次是婚姻目的的改變。

在前現代時期,婚姻的主要目的是生育後代和私有財產的繼承,情感因素所佔份額不重。據社會史家研究,在前現代的歐洲,大部分婚姻都是契約式的,是以經濟條件而不是以彼此間的性魅力為基礎的。在貧困者當中,婚姻主要是一種組織農業勞動力的手段。那種以永不停息的艱苦勞動為特徵的生活不可能激起愛的激情。據說,17世紀德國、法國的農民中間,已婚夫婦之間幾乎不存在親吻、親暱愛撫以及其他與性相聯繫的肉體愛戀形式,只有貴族群體間才存在性放縱,這種性放縱只在“體面的”婦女中被公開認可。中國古代的情形也差不多,傳宗接代是婚姻最主要的價值,生育是婚姻最主要的目標,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俗看,從婚前男女授受不親的行為規範看,中國的舊式婚姻中,情感的因素所佔分量甚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現代婚姻中,夫妻雙方的情感因素所佔份額加重,而情感這個東西是多變的,從一而終只是浪漫的情懷和一廂情願的幻想。一旦情感有變,婚姻就成為束縛,成為障礙,人必欲棄之而後快。僅僅因為感情的結合,最自然的形式絕對不是婚姻,而是同居。在感情變化之後即可分開,因此,很多人不再選擇婚姻。

第三,現代社會離婚率越來越高。

美國50%的婚姻以離婚結束,中國也從前現代時期的2%左右飆升至37%。離婚不僅經濟成本高昂(一般會損失一半財產),而且精神上大受折磨。既然結了婚有一半的概率會離,很多人就不再選擇婚姻。法國為同性戀者量身定制的合約婚姻,施行之後異性戀註冊的比例很快超過了同性戀,原因就在於其離婚簡便易行——雙方只要有一方不再願意,則婚姻自動終止。這也是選擇傳統婚姻模式的人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

第四,浪漫之愛與婚姻有先天不合的問題。

愛情是激情狀態,婚姻是平淡日常生活,二者很難和諧一致。如果愛情能夠成為婚姻的理由,也就足夠了。結婚之後,激情只有變成柔情,愛情只有變成親情,才能與婚姻和諧一致。浪漫愛情雖然源自中世紀的騎士與貴族已婚女性之間無法結合的戀情,但是一般認為,它的成型和在人群中的普及是在18世紀以後。在現代,人們的生活普遍超出了溫飽線,於是開始更多地追求浪漫愛情,視之為最美好最幸運的人生經驗,許多人為等待愛情而遲遲不想進入婚姻,許多人在結婚之後因激情喪失而放棄婚姻,這也是婚姻不再像以往那麼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總而言之,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婚姻制度雖然還會繼續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再也無法回到人人結婚的時代(中國的統計數據表明,全人口中從未結婚者一度僅佔3.8 %),一個親密人際關係的多元選擇時代正在到來。

女性1年只来3次例假!“大姨妈杀手”在澳上市

澳洲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能让女性一年只来三次月经的药,这种药不会损害女性的生育能力,长期服用还有避孕功效。当女性想要宝宝时,只需停药。

这种药从9月24日起开始在澳洲各大药店出售,在澳洲女性中引起轰动,不少女性表示愿意尝试。这种药的学名是Yaz Flex,前身是一种叫做Yaz的避孕药。Yaz Flex由一个巴掌大小的药盒装着,盒子具有计数和控制药片分发的能力,每盒有120片,每天只吐出3片药,服药者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如果少吃,药盒的自动报警功能会滴滴响,直到使用者乖乖吃药。

澳洲新州家庭规划部门的医药主管贝特森(Deborah Bateson)博士称赞这种药“帮女性减少了很多顾虑”。他说减少月经次数对女性没有害处,还能保护女性的生育能力,超过 70%的女性愿意服用这种药。

“女性一生平均有几百次月经,每次月经过后都会让子宫壁变薄,直到月经消失。当然,月经消失后女性也就基本失去了生育能力。Yaz Flex把女性每年的月经次数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拉长了女性一生的月经周期,延长了女性的生育年龄。对那些一心扑在事业上没空要孩子的中年女性来说,Yaz Flex的问世是个好消息。”

虽然服用Yaz Flex也有副作用,不过都在可控范围内,比如会引起头痛、恶心、胸闷、抑郁 、不规则出血或血凝块,但医学数据表明这些副作用发生的概率极低。

不给糖就捣蛋:万圣节的由来及各国传统

今天晚上就是西方国家一年一度的万圣节了。万圣节又被称为万圣节前夜,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他们喊着“不给糖就捣蛋”的口号。次日则举行重大的弥撒,追思圣徒。那这个节日的由来是什么,西方国家又是如何度过的,都有什么区别呢?

  万圣节的由来

相传在2000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但自公元前500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因为凯尔特人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

  那时的人们相信, 故人的灵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活着的人则惧怕鬼魂,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鬼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这些鬼魂吓走。这也就是现在大部分西方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

  随后,大约在公元9世纪,基督教会考虑到许多圣徒还没有自己的节日,就把11月1日定为万圣节,由于它与鬼节相差仅一天,后来人们就把他们合二为一。以后这一节日又流传到北美和其它一些地区。随着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

  节日习俗:南瓜灯和太妃苹果糖必不可少

  我们或多或少都从外国的书刊或影视作品中了解到,西方人在过万圣节时总是会在家里或院子里摆上南瓜灯。但爱尔兰人最早制作的并不是南瓜灯,而是在挖空的萝卜里放一根小蜡烛做成萝卜灯。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更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新宠。

 此外,由于万圣夜临近苹果的丰收期,太妃糖苹果成为应景食品。制法是把苹果插上竹签,然后手持竹签把苹果放在太妃糖浆中转动,有时会再粘上果仁。从前,各家各户会自制太妃糖苹果送给小孩。而如今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很少有人会自己花时间和精力制作,于是商家们推出了各式各样好看、好玩又好吃的太妃苹果糖。

  除此之外,南瓜派也是万圣夜的节庆食品,特别是在美国。南瓜派是美国南方的深秋到初冬的传统家常点心,平常就有在吃,特别在万圣夜的前后,成为一种应景的食物。另外烘干的南瓜子也是常被当做万圣夜的食品。

  英国万圣节

英国是万圣节的起源地,但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特色的活动:每年10月中下旬,在伦敦的大街小巷中就能感受到“灵异”的气氛。万圣节期间,伦敦塔附近会还原很多过去施刑现场,人们在参观的同时仿佛能感受到鬼影重重。而伦敦最大的夜总会会在10月31日当晚举行万圣节舞会,通宵狂欢。

  约克郡是英国著名的鬼郡,每年万圣节当日,市中心一带的路段都会封锁,用作举办节日活动的场所。这个规模冠绝全英的万圣节庆典,每年有超过4万人参与,参加者以妖魔鬼怪的可怕造型示人,并一同上街吓人。此外,当日有不少活动供游客参与:猛鬼街头剧场、鬼怪时装表演、乐队演出等。

  美国万圣节

  万圣节传入美国是在1840年间。由于当时的爱尔兰饥荒,造成大批爱尔兰人移民美国,他们把庆祝万圣节的习俗也带到了美国这片土地。

  美国每逢此日所有商店都出售鬼怪形食品、糖果、服装和面具等。由于南瓜灯是节日的标志,所以家家户户都要买南瓜制作南瓜灯、进行南瓜灯比赛。

  晚上小朋友都会参加讨糖吃的活动,他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如果主人不给糖,孩子就会通过各种方式给主人造麻烦,或是将垃圾扔到主人家门口,或是踩烂他们门口的南瓜,这就是著名的“不给糖就捣蛋”。

  加拿大万圣节

万圣节在加拿大也称“鬼节”。当天晚上,加拿大民众化装成很可怕的样子,希望以此吓走“鬼魂”。化装成“鬼”的人们,无论大人还是小孩,纷纷提着兜挨家挨户去要糖,加拿大总督府和总理府更是门庭若市。

  而在万圣节之前,在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加拿大还专门有一个南瓜节,也被视为该国的感恩节。届时,超市和果园里,橘红色的南瓜堆积如山。人们买回南瓜后,会做许多风味独特的南瓜饼、南瓜糕或南瓜排骨,味道都非常不错。

  法国万圣节

 据悉,过万圣节并不是法国的传统,不过近几年在法国也慢慢开始流行。1982年,有个叫 “American Dream”的饭馆开始在巴黎庆祝万圣节,当时饭馆的工作人员还要向法国人解释他们在庆祝什么。

  到了1995年,万圣节就几乎家喻户晓了。年长的法国人一说起来,还会流露出一种不屑,觉得是美国人的节日,可是小孩子们却乐此不疲的挨家挨户的要糖吃。

  法国人在万圣节这天,一般都去巴黎蒙马特高地公墓和拉兹神父公墓献菊花,在巴黎到这两个公墓的沿途有成千上万的花店,摆满了清香高雅的菊花,去墓地的人络绎不绝。在这天,天主教信徒会感谢赞美主,同时祈求天国诸圣代为祈祷,好使天主能接纳信徒的祷告。

未出世胎儿能当爸爸 美国夫妇生下兄长之子

亲子鉴定通常揭发不忠的情况,但美国华盛顿一对夫妇却因此发现丈夫有一个早死的孖生兄弟,而这个孖生兄弟未出娘胎,却当了爹哋!

这对夫妇去年通过体外受精生下一个男孩,喜悦过后是一片迷惘,因为他们发现孩子血型与自己不符,于是去做亲子鉴定。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那不是他们的孩子。不过,为他们提供服务的诊所拿出确凿证据证明孩子的确是他们所生。这是怎么一回事?

他们听从史丹福大学遗传学专家斯塔尔(Barry Starr)建议,接受更全面、更深入的亲子鉴定,结果解开这个谜团。

这个“不明来历”孩子的亲生父亲,原来是早死的孖生兄弟。

进一步以精液作测试,发现孩子继承父亲未出世双胞胎兄弟吸收来的“额外基因。

原来,34年前孩子的父亲有一个未出世的双胞胎兄弟,这个未出世双胞胎的细胞和基因在妊娠早期被孩子的父亲吸收。虽然以唾液为测试物的普通亲子鉴定否定了亲子关系,但进一步测试以精液为测试物,发现孩子继承的是父亲从那个未出世双胞胎兄弟吸收来的“额外基因”。

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生物学家博克拉奇(Charles Boklage)说,双胞胎中的一个被另一个吸收的现象非常普遍,但难以察觉,基本上只有在发生类似这对夫妇的遭遇时才会被发现。

杀人鲸将海豹扔到80英尺高空(视频)

10月25日加拿大温哥华岛的维多利亚附近,有人拍摄到杀人鲸捕杀海豹的视频。杀人鲸将海豹用尾巴甩到近80英尺高空,待其摔晕在水中后吃掉。

打破重女轻男!德新技术鉴定鸡蛋性别 禁屠杀雄性小鸡

不少民众都喜欢吃鸡肉和鸡蛋,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鸡的世界里存在着「重女轻男」的观念,一般雄性的小鸡长大之后,因为不能生蛋且肉质也比不上母鸡,全球各地便有不少刚出生的雄性小鸡就被用不同的方式残杀。现在德国采用了一项全新的性别鉴定技术,并颁定命令成为全球第一个禁止「斩杀小公鸡」的国家。

据报导,我们每天几乎是必吃的鸡肉和鸡蛋,其实背后隐藏着残忍的故事。在养鸡场内,许多小鸡刚孵出来时,这里有个「不成文规定」,就是「留母不留公」。由于雄性小鸡长大后无法下蛋,肉质也不如母鸡,所以大部分一破壳出生后,就难逃被机器碾碎的命运。

全球有数以万计的雄性小鸡被斩杀,其中德国平均一年就斩杀了4500万只;在动物权益组织的施压之下,德国政府找寻科学家的帮助来研发解决方法。目前已经有最新技术,可以在鸡蛋中胚胎尚未发展成形时,就能鉴定出每颗受精卵的性别。若鉴定出是雄性,鸡蛋就会被移出孵化场,转应用到其他产品上,只有雌性小鸡才会留下来孵化。

德国农业部长施密特(Christian Schmidt),这项新技术将在明年底起在当地所有农场全面实施。至于成本是否会增加?估算下来平均每颗鸡蛋增加的成本不到2分欧元。

杀77人囚犯因不愿住单间要告国家 被批准了

挪威“小岛杀人狂”布雷维克蹲在牢里照样上头条,前不久,他刚刚申请读大学成功,最近他又要状告国家,理由是监狱对他单独监禁“不人道”,令他无法跟其他囚犯交流。如今,挪威官方批准了他的诉讼请求。

2011年,布雷维克制造了震惊全球的奥斯陆枪击爆炸事件,导致77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大部分遇害者是儿童。布雷维克之后被判处21年监禁。服刑期间,布雷维克申请就读挪威最好的大学——奥斯陆大学,被录取。但有别于普通学生,布雷维克不得到校区就读,且不能上网,只能在牢房里接受教育。服刑大部分时间,布雷维克都被单独一人关“单间”。他曾致信挪威媒体,抱怨单独监禁令其压力山大,影响学习。布雷维克还指出,依据欧洲人权公约规定,单独监禁等于折磨,并扬言起诉国家“虐待”他,本月,这一起诉要求得到挪威官方批准。

布雷维克曾威胁,如果不解除他的单独监禁,将绝食到底。他的律师也表示,单独监禁导致布雷维克无法学习、交流。这样持续下去,对他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不利:“这不是要减轻对他的惩罚,但也不能老让他孤零零待着,他想跟别的犯人接触。他独自一人待得越久,就越可能受到伤害。”据了解,挪威监狱是出了名的豪华,里面电视、厨房、客厅、卫浴一应俱全。这样世外桃源般的监狱,依旧不能让布雷维克称心如意。布雷维克嫌弃牢里“咖啡太冷”、“面包没涂黄油”、“不能用润肤霜护肤”,此外,每天早上刷牙、刮胡子时间太赶、电视、电灯开关都设在牢房外,这些都让他感到不便。

如果换成别的犯人吐槽“招待不周”,说不定条件真能改善,但布雷维克情况特殊,他造成了挪威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伤亡。布雷维克起诉国家案将于明年3月开审,审理将于当年专为审他而造的特别法庭举行。即使是这样,布雷维克也不一定有机会借出庭出来“放风”,政府有可能要求他通过视频会议出庭。然而,对布雷维克来说,能把国家告上法庭,已经算是一大胜利。

用电子烟戒烟,酷爸肺部烧出一个大洞

Richard Courtney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一直认为自己身体倍儿棒,这天早上起床,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并不是100%健康,直到他从朋友家回来,在路上忽然感觉嘴里面一股恶心的味道。第二天他开始无法抑制地咳嗽,决定去医院检查,那时他才知道他一直自认为健康的习惯在他的肺部凿出个大洞。

Richard今年33岁,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从外表看,他和其他这个年纪的人一样活跃。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右肺只用了25%,另外75%因为一个洞瘫痪了,而造成器官被侵蚀的原因是他认为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第二天Richard醒的时候,他感觉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这次他总算没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立即前往了急性医疗中心。

医生给他接上呼吸器,寻问他关于生活上的习惯。他告诉护士他有16年的烟龄,最近开始戒烟,用“蒸汽吐烟(vaping)””作为吸烟更加健康的替代。像许多吸烟者一样,Richard寄希望于这种电子烟。但护士说这就是在他肺上烧了个洞的罪魁祸首。

Richard使用的电子烟每次喷气,都会漏热的尼古丁液体到身体中。如果正常工作的话,这种液体应该是密封在烟斗中,转化成蒸汽。Richard的烟斗确实也这么工作,但同时也泄露,液体进入喉咙,将肺烧出个洞。

接受诊断后,靠呼吸器呼吸的Richard准备放弃任何形式的尼古丁,但要结束半辈子的习惯确实是一种折磨,完全可以理解。“我想完全戒掉,现在只是用电子烟。我烟瘾实在太大,就算发生了这个,我也很难快速戒掉这个坏习惯。”

当然不是所有的电子烟都像Richard的那样有问题,可以当做戒烟的好方法,明白风险很重要。Richard的这支粗制滥造的电子烟来自KangerTech,中国的一家电子烟公司。以后选择产品,特别是涉及到身体健康方面,一定要选择优质可靠的。

加拿大新生儿割包皮因出血死亡 家庭医生执意推荐要割

安大略婴儿Ryan Heydari只有22天大,因割包皮时出血过多死亡。

Ryan Heydari的父母说他们本来不想割包皮,但家庭医生极力推荐,他们才同意。

专家认为割包皮不是必须的,只有32%的加拿大人选择手术,这还包括宗教原因必须割的人。手术不但带来痛苦,而且有可能需要输血和后期护理。

世卫组织否认发布火腿培根高致癌的消息

  24日,一则跟火腿、培根有关的消息火了!媒体援引英国《每日邮报》消息称:世界卫生组织预计26日将宣布,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制品为“致癌物”,即致癌程度最高的物质,与香烟、砒霜“为伍”。

  25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署”在其官方网站上否认向任何媒体发布了这一消息,并称将于巴黎当地时间26日周一下午发布评估的详细结果。

  消息热传:世卫组织或将火腿培根为致癌物 与砒霜同列

  《每日邮报》称,该消息是从“消息灵通人士”处获悉,并称世界卫生组织将于26日公开一份详细报告,介绍食用加工肉制品的危害。加工肉制品指使用烟熏、腌渍、添加化学物等方式处理过的食物,除火腿和培根,还包括一些熏肉和香肠。据悉,新鲜红肉可能被列为“较可能致癌物”。

  据了解,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物质的致癌程度分为五级,依次为:致癌、较可能致癌、可能致癌、致癌度不确定和可能不致癌。

  这一评估由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作出,来自10个国家的科学家同意将加工肉制品归入“致癌物”,使其与石棉、香烟、砒霜“为伍”。“世界癌症研究 基金会”多年来一直警告,“有力证据”证实食用大量红肉可能导致肠癌,而食用加工肉制品、即便是很少量,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记者求证: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确曾建议勿食加工肉类

  25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署”在其官方网站上否认向任何媒体发布了这一消息,并称将于巴黎当地时间26日周一下午发布评估的详细结果。

  华西都市报记者在“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官方网站上查询到类似建议:多吃植物性食物,限制进食红肉及避免食用加工肉类。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称,有可信的证据显示食用加工肉类是引致大肠癌的原因之一。加工肉类是指人类经盐腌、烟熏或加添了防腐剂来保存的肉类,包括活脱、腌肉、 热狗肠和其他香肠。数据显示,无论进食多少加工肉,都会增加患上大肠癌的风险。同时,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还建议,一个人每周食用的红肉(包括牛肉、羊肉和 猪肉)不应超过500克,即勿进食超过700克的生肉。

  专家说法:消息还有待考证 但加工肉类确有危害

  25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又分别向多位食品安全专家求证该消息真伪。众专家均称,这一消息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火腿、培根等加工肉类确实应该少吃,甚至不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说,有 关食用加工红肉对人体有危害的说法由来已久,并且有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表明,食用加工红肉会增加患癌风险。“它和被世界卫生组织归为第一类的致癌物中式咸 鱼是一个道理,吃了肯定有患癌风险,应尽量不吃,或者少吃。”范志红说,相对而言,不进食这类食品,患癌的几率要相对小一些。

  至于世界卫生组织将培根、火腿纳入致癌物的消息是否可信,范志红说,这一消息还需进一步考证,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还未发布官方消息,但市民应该尽量做到不吃加工红肉,适量吃红肉,因为食用加工红肉有患大肠癌的风险,还容易引起高血压及心脑血栓疾病。

  四川食品安全专家、成都大学教授王卫表示,据他推测,这一消息有点危言耸听,应该很快会被证实为假消息。他说,比如烧烤,如果把肉烤焦了,就会含有致癌物,但不能说就不能吃烧烤了。都有一个量的问题,“不说剂量,只说危害,这明显是不科学的。”

  而《活着要懂添加剂》作者、原浙江金华火腿董事长俞惠星坦言, 关于这一问题,之前有过争议,因为在培根加工时,一般会加入少量的亚硝酸盐,因此会产生亚硝酸铵等物质,而亚硝酸铵是一种致癌物质。“而直接将培根火腿列 入致癌物,这有点超出常理。”俞惠星说,就像淀粉如果经过高温或油炸后,就会产生丙烯酰胺,而丙烯酰胺正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的第二类“很可能致癌”的物 质,但并不能因此就把高温处理过的淀粉列为致癌物。

  延伸阅读: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质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力于对致癌物质的分类研究,将其分门别类汇入“致癌物名单”,截至2014年,名单内的“致癌物质”已经达到970种,目前的970种致癌物质可分为下列五类:

  第一类:致癌。烟草、酒精饮料、黄曲霉素、槟榔、中式咸鱼等明确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

  第二类:很可能致癌。丙烯酰胺、铅、4-甲基咪唑等可能性较高的致癌物质。这类物质在动物实验已证实有明确的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的证据还比较有限。生活中如果经常采用高温油炸、高温油烟烹制食物,接触到丙烯酰胺的机会就比较大,应尽量避免。

  第三类:可能致癌。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但是对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手机辐射就在此列。

  第四类:致癌度不确定。苏丹红色素、胆固醇、咖啡因、三聚氰胺、糖精等尚不能分类的致癌物。这类物质动物和人群研究的致癌证据都不充分,或动物实验证据充 分,但人群研究则明确无致癌作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食物可以不顾数量放心吃,因为它们虽然不致癌,但可以带来其他健康风险。

  第五类:很可能不致癌